2017年以来中国国债市场流动性影响因素研究:债券属性、市场行情与制度分析
tokenim钱包 2025年2月10日 12:23:24 tokenim正版app下载 98
在债券市场里,国债的流动性问题始终是投资者和研究者关注的重点。债券的基本特性、市场状况以及相关制度等,它们是如何作用于国债流动性的?接下来的内容将对此进行深入分析。
流动性评估指标
国债流动性的评估,成交量是体现市场深度的直接指标。正如Goyenko等人(2006年)指出,债券交易量越高,能够吸引的市场参与者就越多,流动性自然更佳。此外,换手率也是一个常用指标,它展示了债券在一定规模内的交易活跃度,是衡量流动性的重要工具,正如Mahanti(2008年)所认为的。
尽管Amivest指标、HH指标、Amihud比率等弹性指标在股票市场中有应用,但在评估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时,由于债券价格变动不连续且信息不够充分,这些指标的使用并不多。
即时性衡量方式
在流动性较差的债券市场,债券买卖活动并不活跃。我们可以通过在一定时间内观察报价或交易次数来评估其即时性,正如Sarig和Warga在1989年所指出的。例如,Hamao和Hasbrouck在1995年提出,可以通过一定时间内的交易次数来衡量;而Manhanti等人于2009年提出,也可以通过固定时间段内的交易天数来评估。这些方法能够明确反映出国债交易的即时性状况。
各衡量方法自有其利弊,交易次数可展示市场活跃,但易受大宗交易波动;交易天数能显示交易连贯性,但对波动幅度大的短期国债可能不够准确。
小规模发行影响
小规模债券往往会被长期持有者牢牢掌握,导致市场可交易的数量和公众认知度下降,从而影响了流动性。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并不罕见,比如某些发行量较少的地方政府债券,其交易活动就相对较少。
为了避免流动性风险,投资者在购买小规模发行的债券时特别小心,更愿意选择发行量大、流动性强的国债。比如记账式国债,其发行规模较大,交易活动也较为频繁。
综合考量指标
研究引入了中债流动性系数这一综合性流动性评估标准。该系数通过将多个流动性指标进行加权,构建出一个综合评估体系,全面评估国债市场的流动性水平。这样做可以更准确地揭示国债的流动性实际情况。
中债流动性系数帮助投资者更精确地判断国债的流动性风险,从而制定更为恰当的投资计划。例如,在挑选投资组合时,投资者可依据此系数来搭配不同流动性水平的国债。
存续规模影响
国债流动性研究中,存续规模常被作为关键因素考虑。为了消除发行时间带来的干扰,以便更准确地观察规模对流动性的作用,研究将债券分为2018年后新发和之前发行的两组进行分别统计。一般来说,存续规模较大的国债流动性较好,更能吸引众多投资者参与交易。
根据统计数据,大规模发行的国债在市场上的交易量和换手率往往较高,这反映出它们更受人们青睐。以储蓄国债中的电子式国债为例,其发行量较大,购买者众多,交易活动也相对频繁。
存续时间影响
国债的流动性通常与债券的存续期成反比。观察成交量和流动性相关指标,可以发现,国债的流动性会随着存续期的延长而减弱。以1至2年的中短期国债为例,新发行的国债在3个月左右流动性达到顶峰,随后便开始逐渐下降。
新发行的国债初期确实吸引了众多目光和交易,但随后关注度逐渐减少。而且,国债在首次发行后,还会进行后续的发行活动。通过这样的连续发行,可以激发市场活力,扩大单只债券的规模,从而增强市场的流动性。
在实际投资过程中,有哪些要素可能对国债的流动性产生影响?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言讨论。同时,别忘了为这篇文章点赞和转发支持。